文化周刊丨蔚文书院的身世之谜
来源:南海网     时间:2023-08-20 22:49:42

■ 何杰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文昌孔庙隔壁,有一座古代书院叫蔚文书院,现在看着虽不起眼,但这里曾是文昌最高学府,明清之际,文昌因这里一跃成为海南文化高地,文昌从此真的文昌。“文昌之名今乃不虚,夫邑以文名耳。”曾出资捐建书院的乡绅林有鹗在《玉阳书院纪略中》如此感叹。

这座书院其实原本不叫蔚文书院,也原不在此地。正如观瑞在《蔚文书院全志·序》所述:(书院)地经数迁,名凡几易。如此波折,却依然能存在数百年而不亡,实属不易。

文昌学宫由孔庙、文昌宫和蔚文书院组成。图为文昌宫主体建筑。 李幸璜 摄

蔚文书院曾用名玉阳书院

名师云集,曾有岳麓书院式的会讲盛况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时任文昌知县的贺沚,协同邑绅林有鹗、林有鸣兄弟等人在文昌捐建了一座书院,因书院设于文昌县城北门外的玉阳山下,而得名“玉阳书院”。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海南大地震,书院倾圮,又是这位林有鹗出资重修,使得书院得以不亡。

这位林有鹗和他的弟弟林有鸣都很不简单,《康熙文昌县志》记“宗伯王忠铭、给谏许甸南(方志有误,应为“许南甸”)咸远赴会,皆二林所延请也。”在玉阳书院建成后,书院发起了玉阳会,又是林家兄弟请来王弘诲、许子伟两位名儒来学院会讲,可想而知,其时书院当是何等的轰动,学子们又是何等的幸运。

玉阳会,又称体仁会,它是这座书院还叫玉阳书院时的高光,曾迎来过圣人王阳明的王门弟子王塘南,而这又跟贺知县密切相关。

王阳明去世后,其弟子在江西创建了传授王学的西原会体仁堂。玉阳书院建成后,贺知县便赶往自己的家乡江西,请来了王门弟子王塘南在玉阳书院开讲王阳明心学。《蔚文书院全志》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并不无自豪地说“西原一脉汝定甫载之而南。”

玉阳会有固定的举办日期,有严格的《体仁会条》,又有名师开讲,自然是吸引了诸多琼州学子及乡民到会听讲。最让人艳羡的,是玉阳会的会讲方式。会讲是一种开放式的自由辩论式的教学方式,历史上最为知名的岳麓书院的“朱张会讲”,便是朱熹、张栻其二人坐于讲堂内,当众辩论《中庸》之义,听讲的学子赞同谁的观点,便加入谁的阵营,学子们便在这激烈的辩论及非此即彼的选择中,辩证地学习会讲之内容及要义。这种形式自然是远比灌输式的填鸭教学更具有吸引力。据称,朱张会讲时,连饮马池的水都被前来听讲的人所骑的马给喝光了,由此可见当时之盛况。

我们也可以想见,当王门弟子王塘南、礼部尚书王弘诲,给事中许子伟等一众名儒光临文昌,聚于玉阳书院讲堂中会讲之时,该是如何的令人神往,实在令人羡慕起当时的文昌来了。

蔚文书院正门。 李幸璜 摄

蔚文书院曾用名至公书院

迁至孔庙,以培养至公至正之人为目标

这原本远在玉阳山下的玉阳书院,又是如何到了这文昌城内的呢?其实,它第一次迁移并没有移到现在的文昌孔庙处,而是先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迁至文昌阁右,雍正九年(1731年)将书院与文昌阁之义学合并,更玉阳为至公。

自玉阳书院创立至改名为至公书院,这一路走了127年,跨越了明清两代。关于这个“至公”,除去其字面意思“至公者,无私也”外,清代林其笼为当时之书院所撰的这副楹联似乎也能解释更名之缘由:“堪用美材不胜收高知古齐知今百万甲兵均自此堂发轫;至公书院无私植周中规拆中矩三千桃李悉从吾道依归”;林其笼先生想说的是:这里培养的都是至公至正之人,都是“道”的守护者与追随者,无任何“不规矩”之人。

书院迁到今天的位置,即文昌孔庙旁,已经是嘉庆九年(1804年)的事了。至此,至公书院的名头存在了约73年,加上玉阳书院的127年,这座书院正是在其两百岁时来到文昌孔庙旁,并正式更名为蔚文书院。

玉阳以山为名,如岳麓山之岳麓书院;至公以目标为名,如怀化之崇实书院;而蔚文则满满的是书院人的对文昌学子的期待了——“识者咸卜人文蔚起焉,改名蔚文,其即至公书院、玉阳书院也,而名以实副,其斯为蔚文乎”。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八月二日,这座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古代书院,终于也和其他的书院一样接到了清廷的指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各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皇朝政典类纂》(卷二十七)】”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蔚文书院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最后,用清代探花郎定安张岳崧为这座书院所撰的那副对联祝福这座文昌之城:

紫贝南瞻,励上达以诞登,愿比升高自下;

沧瀛东汇,回狂澜而导派,无忘放海盈科。

(作者供职于海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

标签: